腸胃該怎麼保養?胃癌怎麼辦(下)
腸胃該怎麼保養?胃癌怎麼辦(下)
面對癌症 |
「胃」、「腸」生癌的人旅日名醫莊淑旂博士研究其原因,不外兩點飲食習慣錯誤及精神緊張因此必須改正飲食生活、消除緊張使神經休息才能重過愉快的生活。許是上述者兩個原因使得罹患癌症的人或其家屬大多每天過著焦慮不安的生活。另一方面癌症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對於平常吃的食物與飲食習慣未能有所改進,因此飲食加上憂對身體健康帶來惡劣的影響。莊博士特別忠告癌症患者,改變一下生活的氣氛整天愁眉苦臉於事無補不如打扮一下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在可能的範圍出外散散心。只要能使心情愉快加上改善飲食習慣,莊博士認為就有機會與癌症共生存。不論多麼嚴重的癌症只有面對它、接受它才有戰勝的機會。莊博士特別舉了一個實例說明:
當她還在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院讀書的時候一天半夜時分一名男子因車會被抬了進來這人內臟破裂無法動手術經急救無效不治死亡,莊博士看他的內臟深感驚訝他的胃、肝、腸等所有的內臟都已患了嚴重的癌症。葬禮之後莊博士拜訪了他的家人了解他從未患過什麼大病,連感冒、瀉肚、肩酸都沒有過每天食慾極佳生活一直過得很愉快。但是她早起、晚餐早吃早睡日常生活非常有規律從來沒有受到癌症的影響,像他這樣受到癌症細胞嚴重侵襲居然沒有症狀顯示出來。莊博士看到了這一事實她提醒大家只要不採取錯誤的生活方式就可能與癌症共生存。
1.直腸癌
在大腸內充滿各種細菌總數遠超過一百兆這些細菌以乳酸菌為首與對身體有益的細菌和以大腸菌為代表的惡性菌為兩大類。有問題的是惡性菌它會使胃被吸收的蛋白質或胺基酸腐敗,產生阿摩尼亞等有害氣體造成硝基和石碳酸等致癌物質,也會造成強化發癌性的物質成為直腸癌的主因。人體放出「臭屁」,就證明腸內有惡性菌也就是說惡性菌所造成的致癌、助癌物質會有緩慢蝕害腸壁的可能性。這個時候就必須設法排出體內氣體多攝取植物纖維質,增加有益細菌使腸內細菌平衡。從上述觀點來看患過直腸癌的人一定要排出體內的氣體這就要避免身心緊張。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睡覺、活動身體、用餐、上廁所等都要有規律。平日坐姿以伸直脊椎和縮進下腹為要領可採取三段式的坐法。室內用的拖鞋後跟高四至五公分穿著時最為舒適。下腹部突出的人腰部纏扎為腰布注意安定和保溫。吃飯前可做耳朵的指壓先放出體內屁氣消除身心的緊張。這些方法前已陸續介紹過很容易做到不妨試試。
2.整腸湯
喝整腸湯可以助我們把腸內的屁氣逐出體外潰瘍性大腸炎,如果沒有完全治癒很容易再度發作飲用整腸湯就不易引起潰瘍了。
整腸湯的做法:
白蘿蔔絞汁(比例:體重每一公斤用16cc)、包心菜的絞汁(比例:體重每一公斤用16cc)、蓮藕(連皮切成薄片比例:體重每一公斤用20公克)、牛蒡(購買帶土的洗好後連皮切成薄片,比例:體重每一公斤用40公克),雞盹(切成薄片比例:體重每一公斤用20公克),鹹梅三粒。以上材料合在一起煮沸騰後改用小火,再煮三小時,瀝出精汁放進熱水瓶隨時可食用。喝整腸湯的第一天不能吃其他東西(不能吃飯)只能吃薏仁飯。薏仁(比例:體重每一公斤用1公克一天量)放進嘴哩緊閉雙唇,嚼爛而後飲食用放在熱水瓶中的精華液100cc。每三十分鐘至一小時一次精華液要在一天之內喝完。這時肚子會咕嚕咕嚕坐響並放出很多屁,不要緊張這是整腸湯發生作用正在幫你逐出腸內氣體。剩下的肉菜(蓮藕、牛蒡、雞盹)可分成7份,放在冰箱保存每天取出一份燒熱當做吃飯時的配菜。
3.蓮藕汁
在第一天喝完整腸湯後第二天至一星期可改喝蓮藕汁。蓮藕連皮磨好絞成汁約390cc加入碎冰糖或粗糖調成比普通稍甜的味道,和日本清酒130cc相混合作為一天的份量。薏仁(比例:體重每一公斤用1公克),分3-4次在上午十點和下午三點(正餐之間)食用。蓮藕汁也分3-4次喝。一個禮拜之後蓮藕汁和薏仁分量改為一半這樣連續六個月大腸胃潰瘍就會轉好 ,女性朋友應避開生理期間內服用。
4.便祕與直腸癌
上廁所不按時間久而久之形成便秘是直腸癌的導因之一,要預防直腸癌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有便秘的現象發生。
便祕有幾種:
(1)大便硬而不容易排出放入包心菜、紅蘿蔔和芹菜浸上一晚;第二天早上切成小塊在用餐前吃。吃時要好好的咀嚼並和薏仁(體重每兩公斤用1公克,分2次用)一起放入口中。
(2)大便細軟而不易排出:白芝麻和仙杜康片隨時準備在餐桌上一天分數次吃完。白芝麻(比例:體重每兩公斤用1公克)、薏仁(比例:體重每兩公斤可用1公克),先咀嚼白芝麻再吃薏仁,而後喝一杯冷牛乳(加蜂蜜,一次量100cc左右)。要特別注意白芝麻一定要咬碎否則整粒進整粒出毫無用處。
(3)大便如未帶血和黏液時再正餐與正餐之間吃白芝麻與薏仁即可,白芝麻略炒過分量相同。先把白芝麻放入口內緊閉雙唇好好咀嚼。其次送入薏仁過後可喝蔬菜湯、紅茶、咖啡或白蘭地酒、啤酒。
(4)大便中如帶血或黏液時則改喝蓮藕汁,照前述方法吃過白芝麻與薏仁後喝連皮磨絞的蓮藕汁一次的量為160cc,一天喝三次假如覺得不好喝可加入檸檬汁或蜂蜜。當然每天養成定時上廁所的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選擇一個你能夠做下的充裕時間去廁所辦完這件大事。

胃病患者應注意事項 |
前幾節一直討論如何使胃、腸正常運作如果胃已經不好或是曾經得過胃癌又該如何保健呢?莊博士認為有胃病或曾經罹患胃癌的人要特別注意飲食習慣、保持心情愉快及多運動。
1.怎麼吃?吃什麼?
一天三餐的份量「早三、午二、晚一」這個原則已是耳熟能詳莊博士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到。現在一般家庭都已晚餐為重這是不對的,每天活動都在白天需要體力的時候是上午和下午,所以早餐和午餐一定要吃得飽、吃得好才能供給身體所需。至於晚上已是休息和就寢時刻不需要太也不應吃太多的東西。項目欠大家把大魚大肉都在晚餐吃這對身體只有害處熱量多的食物應改在早上吃胃不好的人要切實遵守這個原則。烹調方式上烤的食品會傷胃的黏膜不可以吃,用糖和醬油煮成甜鹹味道很濃的食物,會造成胃部緊張也不要吃。有胃病的人最好採用蒸、煮的烹調法並且少加調味料,咖啡、胡椒都免了吃清淡些,許多食物原味最香不妨一試。
2.茄子、南瓜、竹筍少吃
胃腸不好的人體內大都有「氣」,茄子、南瓜都會在體內造成「氣」不吃為宜。茄子容易誘發過敏所以容易食物過敏的人應該少吃;茄子有使神經不安的作用,所以神經不平衡或容易興奮的人,應避免吃氣管不好和關節炎的人也要避食。看了上述「不宜」,可以理解到,基本上茄子並不適十分理想的蔬菜,除了正常體型的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吃以外,其他體型最好少吃,有胃病的人更不可以吃。至於南瓜含有胡蘿蔔素和維他命B,還有些營養價值但是吃了會脹氣,所以胃腸脹氣或有發炎現象的人要避免吃。本草書上也勸人少吃南瓜,吃多了,令人「氣壅」所以胃脹氣的人吃了會妨礙代謝作用會產生「更脹」的情形。莊博士提醒大家只有體型正常、沒有過敏症的才可以吃南瓜,腰圍突出、有漲氣、有過敏症的人不可吃。筍對人體也沒有什麼好惡,纖維多、不易消化沒有什麼營養成分。胃腸不好的人不要多吃吃了就會瀉肚;體弱多病有過敏性的人也不能吃筍更是禁忌。女性朋友在月經期間產前、流產後都不能吃。筍只有兩種人適合吃:一是有便祕的人,筍的纖維質可促進腸的蠕動幫助排便。另一是營養過剩又好吃的人因為筍沒什麼營養,吃再多也不會發胖,可以滿足「食」慾。
3.多吃白菜、菠菜、茼蒿
白菜、菠菜、茼蒿都有「通腸利胃」的作用,盛產期產那一種就多吃那一種。有一句口頭禪:「百菜不如白菜」的確,白菜四時常有、營養豐滿、清爽可口,不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質,還有磷、鐵、胡蘿蔔素、維他命B等,稱為「蔬中之王」當之無愧。
(1).白菜除了通腸利胃之外還有廚胸中煩悶、解毒醒酒、消食下氣、利大、小便等功能。蔬菜煮湯吃最好有寒冷潤滑的作用通小便、利腸胃。如果炒熱吃性偏於平和功效稍差。
(2).煮湯時要特別注意菠菜含草酸較多,與豆腐等涵鈣豐富的食物一起煮會形成草酸鈣,有礙腸胃消化所以菠菜不要和豆腐一起煮。
(3).茼蒿也是「好」菜,唐代孫思邈在「千金食治」中提到,茼蒿可以「安心氣、養脾胃,消痰欲,利腸胃。」茼蒿的根、莖都可以吃,一般營養成分都具備尤其胡蘿蔔素含量更豐富比黃瓜高出十五至三十倍。此外茼蒿含有一種揮發性的精油以及膽碱等物質因此具有整胃健脾、降壓補腦的效用。但是由於經由遇熱容易揮發會減弱健胃的作用,所以烹調方式要特別注意,胃功能不好的人吃涼拌最好,如果用水煮時水一沸騰加入茼蒿馬上就關火。常吃茼蒿對咳嗽痰多、脾胃不知、記憶力減退、便祕都有幫助。
4.以愉快的心情用餐
在飯桌上不提「傷感情」的事是有道理的。如果身心緊張,以胃為首的整個身體狀態就會紊亂。所以吃飯前把不愉快的事情忘掉,先做耳朵、眼睛指壓然後撥放一些喜歡的音樂在做上飯桌享受美食。莊博士提醒大家和人吵架頭一背過去就應忘掉不愉快的事情。吃飯吵架更是大忌等「氣」消了再吃飯吧!胃不好的人飯前更要休息能躺下最好做做頭部按摩小寢一下也無妨。要特別注意飯後就不要躺了,吃飽飯就睡覺更要不得。一般而言,吃飽後三個半小時內不可以睡覺,否則不但妨礙胃的運作還容易產生脹氣。
唱歌、游泳、登山 |
胃不好的人不但要注意飲食也要注意心情和運動其實多運動心情就會轉好不信你試試看。唱歌可以轉換心情自腹部發出聲音對健康有好處,所以唱歌不要在心裡唱還要唱出聲音能夠大聲唱那是更好,不過不要忘了要用腹部發聲不要用喉嚨猛「喊」。游泳、登山都需要全身「動」,對健康有幫助,從膝蓋到腳、手乃至全身在登山時都要用力可使新陳代謝變為「活潑」。登山時會出汗、會口渴這時要特別注意出汗時好好地把和擦乾不要使身體受涼。口渴時千萬不要隨便喝水,更絕對不可喝冷飲可用下列方法解渴:
把檸檬整顆帶皮但需除臘可加水、鹽、檸檬一起煮十分鐘然後在鍋內放著稍冷卻,將檸檬取出放十分鐘再用水洗淨連皮絞汁30cc;蓮藕連皮絞汁70cc與日本酒30cc,三者混合成為一種飲料慢慢地飲用。登山的途中要把頭腦騰空專心欣賞景色享受新鮮空氣並愉快地去做些新嘗試和發現這可使神經安定下來。胃不好的人或剛剛動過手術的人可先從散步開始找些小鄉鎮的舊街道,悠閒的逛逛既散心活動了筋骨。先從不勉強的地方開始做起不過要記住,時間安排要充裕可千萬不要趕路。等體力稍足,再考慮自家附近的小山,先從健行開始找到不陡的步道體力要足夠應付,不要登體力不能負荷的山。養成登山的習慣可使身體健康、身心愉快,花費幼小可說是做經濟實惠的運動。加入登山團體和一大夥人一起去登山也不錯,可結識很多朋友對轉變病後的心情最有幫助。